冬至,终于正式迎来了冬天!虽然哈尔滨的气温早早的进入零下,大雪也下了几场,但是真正的冬天才真正开始!东北人以前讲究猫冬,室内烧着热水,用开水泡茶。红白相间的大茶缸,吹着上面的热气,一口茶进肚,热量从口腔传送到四肢。冬季来杯茶吧!
映着阳光看着缓缓升起的热气,泡上一杯淡淡的或者浓浓的茶,想必是我们的开心时刻。
冬天天气干燥、阴凉,适合喝一款“长得明媚”且“性格温和”的柑茶。
小红柑
这样一款别具匠心的产品到底有何独特魅力?
拥有怎样与众不同的口感特征呢?
话不多说,请排队入座,开泡!
默默奉上小红柑的品鉴报告
包装 · 赏析
看到“小红柑”时,不由得心情开阔,圆圆的罐身延续了侨宝柑普茶熟悉的包装形态,但与众不同的是其采用了**红作为主色调,在年关将至的时刻更加凸显喜庆的画面感,另外结合新会本土的元素,让人在创新中仍能寻到些许“向传统致敬”的韵味。
干茶 · 鉴赏
打开包装之后,真的是眼前一亮,红柑怎么是这样?像小青柑一般大小,都在15g左右,达到一颗一泡的标准,携带和冲泡都很方便。打开内包装后,橙红的柑皮映入眼帘,怎么看都萌萌哒,由于红柑生长成熟之后果糖含量更足了,闻起来甜香、柑香比较明显,茶叶条索紧结、完整,色泽深褐,整体比较干净。
小红柑经历整整2年的时间研发,在无数次实验中才研发出这样一款既保留了大红柑的口感特点和保养效果,又融合了小青柑便携、易泡优势的产品。
内质 · 品评
“进化”后的“小红柑”在口感特征上到底表现如何呢?是否会继续给人惊喜和看点?小编准备好器具,按照标准的冲泡步骤来揭晓谜底啦!
小红柑的冲泡手法略有不同,可以整颗冲泡,也可以掰碎冲泡,本次我们采用的是接近“小红柑”研发初衷的整颗冲泡方式。“首先我们需要沿柑皮环圈冲水,再到柑与茶的连接处注水。”这样小红柑的融合度将会达到完美态。
醒茶阶段:10s/100℃
结合对应的柑茶比例,采用较短的浸泡时间,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醒茶阶段的茶汤,汤色红浓稍亮,甜香明显,冷嗅之后,还有淡淡的蜜香。
第1泡:5s/100℃
按照标准的冲泡方式,延边环圈注水之后,茶汤汤色红浓透亮,甜香明显,茶汤入口较为顺滑,头泡还有一股清新感,爽口温润。由于是头泡,整体滋味还未完全释放。
第2泡:5s/100℃
随着浓度的增强,第二泡的茶汤逐渐为我们展现了这款茶适口度高的特性。茶汤色泽更加红浓,稍显油亮,柑香中带有甜香,普洱熟茶的口感占据主导,顺滑绵柔,茶汤中隐约带有柑香,整体舒适度很好。
第3泡:7s/100℃
第三泡的香气、滋味、浓度都迅速提升,冲泡后茶汤醇厚,粘稠度高,色泽保持红浓色,愈加深了一些,红柑的香气凸显出来,柑香清晰,滋味稍甜醇,汤感温和,也有一定的饱满感。
第4—7泡:10s/100℃,12s/100℃,12s/100℃
12s/100℃,小红柑整体的茶量较多,因此耐泡程度较高,在第4-7泡中表现其稳定的特征,整体来说是整泡茶很饱满的状态,汤色以栗红、显油亮为主,柑香自然、较为细腻。茶汤入口较为顺滑,滋味甜醇。这几泡的茶汤,喝完之后感觉身体暖暖的,很香甜。
第8—10泡:15s/100℃,20s/100℃,20s/100℃
这三泡我们适当延长了茶叶的浸泡时间,这个阶段的茶汤色泽偏向栗红,清透度更佳,柑果香清晰、透着蜜蜜的甜感,茶汤的滋味有所减弱,但甜度增加,而且稍有清凉感。
叶底 · 鉴别
从叶底的情况来看,小红柑的柑皮已经很成熟,整体来说,色泽黄红油亮,油性较足,弹性较好,而茶叶的条索较为粗壮、完整,色泽乌褐油润,整体协调性很好。其实当打开叶底的这一刻,能更真实地让您感受到工艺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果型的完整度和均匀度体现了我们在选果、采果时的用心,而整体柑与茶的融合度则体现了在制作环节的精良,毫无违和感的融合让这款茶更添了一份魅力。
小红柑的出现本身给人惊喜和意外,经过品评后,“小红柑”也不负众望。整体上呈现口感顺滑,柑香、甜香丰富的整体特点,尤其是其甜醇、细滑的滋味是其一大的亮点。
在寒冷的冬天,
来一杯温润可口的“小红柑”,
伴你温暖一冬哦!